
8月中下旬,泰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开展了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督察,分别对6个市(区)以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9个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实地督察,有力督促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有效落实,助力打造“到泰州·泰周到”一流营商环境。 精心组织策划 统筹推进行动 市委依法治市办成立专项督察工作专班,组建三个督察组,分赴三市三区开展实地督察。每个督察组由市司法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,选配四名在依法治市、行政执法监督、合法性审查、复议应诉等领域业务能力强、政治素质高的专业干部,同时抽调各地业务骨干参与跨地区交叉互查,实现相互监督、优势互补、共同提升。进驻前,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召开督察工作协调培训会,全面部署督察纪律、重点内容、方式方法及程序步骤。督察主要采取汇报交流、台账卷宗抽查、执法能力测试、企业代表座谈及下沉乡镇(街道)调研等多种方式。 完善方式方法 坚持真督实察 改变传统的汇报交流方式,创新采用“点将式”问询方式,围绕督察内容对市(区)及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提问,要求举实例、谈对策,考验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,让一些领导干部“红红脸、出出汗”,切实触动“关键少数”的法治意识;制发《督察台账查验指引》,点调关键资料,有效减轻基层负担;随机抽选10个企业,面对面听取企业代表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与建议;随机抽选30名行政执法人员,严格开展执法能力测试;下沉乡镇(街道),围绕基层法治建设重点难点开展交流和指导。 突出问题导向 力求精准督察 督察前加强问题排查,对全市行政机关败诉案件、行政复议纠错案件、涉党政机关拖欠企业账款执行案件、司法建议办理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情况提前摸排,梳理问题线索,带着案例和问题开展督察。督察中注重发现问题,简化流程、直指关键,全面掌握实际情况,精准找出法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。实地督察完成后,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向各地各部门反馈督察情况,提出整改要求,同时以督察专报、通报的形式,报送市委、市政府和市纪委监委、市委组织部。 |